搜索
首页 《送灵州李判官》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意思:近贺中兴主,神出兵朔方。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送灵州李判官》

全文赏析

犬戎:一作羯胡
-------------------------------------------
  黄鹤及朱、顾诸家,俱编在乾元二年。玩诗中羯胡血战等语,及近贺中兴一句,当是安史正猖獗,灵武初即位时,盖至德二载,在凤翔时所作。当从《杜臆》。《唐书·地理志》:灵州,灵武郡。夏州,朔方郡。

  羯胡腥四海,回首一茫茫①。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将军专策略②,幕府盛才良。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上四记当时之乱,下望其乘时建功也。血战氛迷,正言四海腥膻。策略称其主将,才良美李判官。兵动朔方,盖将大举兴复也。按《唐书》:禄山反,以郭子仪为灵武太守,充朔方军节度使。陈涛斜之败,帝惟倚朔方军为根本。此章言“专策略”,又言“动朔方”,当指郭子仪。黄鹤谓王思礼,恐误。)

  ①古诗:“四顾何茫茫。”②《后汉·袁绍传》:“参咨策略。”曹植《征蜀论》:“以谟谋为剑戟,以策略为旌旂。”③张协《七命》:“希代之神兵。”北齐裴让之诗:“皇威奋武略,上将总神兵。”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朔方

    读音:shuò fāng

    繁体字:朔方

    英语:North

    意思:
     1.北方。
      ▶《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蔡沈集传:“朔方,北荒之地。”
     

  • 神兵

    读音:shén bīng

    繁体字:神兵

    意思:
     1.犹天兵。谓秉承天意有天神为助之兵。常用以称王师。
      ▶《后汉书•皇甫嵩传》:“旬月之间,神兵电埽。”
      ▶晋·陆机《辩亡论上》:“神兵东驱,奋寡犯众。”

  • 中兴

    读音:zhōng xīng

    繁体字:中興

    英语:resurgence

    意思:(中兴,中兴)

     1.中途振兴;转衰为盛。
      ▶《诗•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