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六月十三夕徕之同年招同师愚宗武觞初台看月》 逃暑二三子,箕踞恋台榭。

逃暑二三子,箕踞恋台榭。

意思:逃避暑热你们,盘踞在恋台榭。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六月十三夕徕之同年招同师愚宗武觞初台看月》

全文创作背景

陈三立的《六月十三夕徕之同年招同师愚宗武觞初台看月》一诗,创作于近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与友人共同观赏月色美景有关。在诗中,诗人描绘了与友人一同在初台上看月亮的场景,并借助月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与友人的交谊,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情感氛围。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光澹相依,晚京欲无价。
逃暑二三子,箕踞恋台榭。
顽云吝不飞,皎月吐其罅。
金波荡城阙,草馨袭兰麝。
围席杂雏鬟,按歌媚初夜。
笛声星河底,栖鸦为之下。
引杯吸山影,扪腹峙嵩华。
吾曹狎丧乱,蚊虻视争霸。
脱绳露地牛,留味愈啖蔗。
终取主人语,天堑一彴借。
(主人言初台之胜在游舫为复成桥所隔得避喧聒)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箕踞

    读音:jī jù

    繁体字:箕踞

    英语:sit with one\'s legs stretched out

    意思: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的姿态。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
      ▶《庄子•至乐》

  • 二三子

    解释

    二三子 èrsānzǐ

    [all of you] 诸位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引用解释

    犹言诸君;几

  • 台榭

    读音:tái xiè

    繁体字:檯榭

    解释:1.台和榭。亦泛指楼台等建筑物。

    详细释义:台,方形且高的建筑物。榭,台上有屋。台榭,亭台楼榭。书经?泰誓上:『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 逃暑

    读音:táo shǔ

    繁体字:逃暑

    意思:消暑;避暑。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雷》:“处士周洪言,宝历中,邑客十余人,逃暑会饮。”
      ▶宋·陈师道《和寇十一雨后登楼》:“豫为逃暑约,一快楚臺风。”
      

  • 二三

    读音:èr sān

    繁体字:二三

    意思:
     1.谓不专一;反覆无定。
      ▶《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传:“二三,言不一。”
      ▶《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