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愤》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意思:穷困苏武餐毡很久,忧愤张巡咬牙切齿空。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书愤》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忠诚无畏的精神风貌。 首联“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诗人以苏武和张巡这两个历史人物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坚韧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苏武在困厄中仍坚守节操,以草食为生,张巡在城破之前坚守城池,宁死不屈,诗人的精神风貌与此相类。而“只凭天地鉴孤忠”一句,更加强调了诗人对忠诚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 颔联“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无畏。苏武在困厄中仍坚守节操,以草食为生,而张巡在忧愤中咬牙坚持,这种精神在诗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颈联“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细雨洒落在上林苑的荒芜之地,夜月下的颓垣让人想起曾经的繁华和辉煌。这种景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尾联“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即使岁月流逝,但诗人的壮志未减,即使死去,也能成为鬼雄。这种豪情壮志既是对自己精神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以诗人的精神风貌为主线,通过描绘现实和回忆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忠诚无畏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解释

  • 苏武

    读音:sū wǔ

    词语解释

    ⒈  西汉使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诱降,均遭拒绝。后被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地区牧羊。他坚持十九年不肯屈服。前81年,匈奴与汉和好,遂被释放,终于返回长安。

  • 张巡

    读音:zhāng xún

    词语解释

    ⒈  唐代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他任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叛军。后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依靠军民坚守数月不屈。睢阳失守后,遭杀害。

  • 忧愤

    读音:yōu fèn

    繁体字:憂憤

    英语:worried and indignant

    意思:(忧愤,忧愤)
    忧郁愤恨。
      ▶《后汉书•何颙传》:“颙以它事为卓所繫,忧愤而卒。”

  • 厄穷

    读音:è qióng

    繁体字:厄窮

    意思:(厄穷,厄穷)
    艰难困苦。
      ▶汉·刘向《列女传•卫寡夫人》:“厄穷而不闵,劳辱而不苟,然后能自致也。”
      ▶宋·苏轼《与元老侄孙书》之二:“旅况牢落,不言可知。又

  • 餐毡

    读音:cān zhān

    繁体字:餐氈

    意思:(餐毡,餐毡)
    《汉书•苏武传》:“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后因以“餐毡”谓身居异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宋·苏轼《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之一:“自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