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言》 争如一醉度流年,免使悲欢荡情域。

争如一醉度流年,免使悲欢荡情域。

意思:争如一醉度流年,免得悲欢荡情域。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杂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徒旷达由胸臆》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诗人不屑于追求世俗的功名富贵,不屑于学文墨,不屑于受制于人,表现出旷达的胸怀和独立的人格。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和超越,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其次,诗中描绘了蛟龙和骐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力量的追求。蛟龙长欲趁风雷,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飞翔、追求自我价值的愿望;骐骥焉能制衔勒,则表达了诗人对束缚和限制的厌恶,以及对自由和发展的渴望。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虚饰和谄媚的批判。锵金佩玉良有时,丐色谀言尽虚饰,表达了诗人对虚伪和浮夸的厌恶,认为华丽的外表和阿谀的话语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杨子草玄徒默默,楚兰罢秀足蓬蒿,青松委幹多荆棘,这些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和对生命的珍视。这首诗值得一读,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示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徒旷达由胸臆,耻学鲰生事文墨。
蛟龙长欲趁风雷,骐骥焉能制衔勒。
锵金佩玉良有时,丐色谀言尽虚饰。
功名富贵非偶然,杨子草玄徒默默。
楚兰罢秀足蓬蒿,青松委幹多荆棘。
争如一醉度流年,免使悲欢荡情域。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悲欢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
  • 流年

    读音:liú nián

    繁体字:流年

    短语:年华 时 时光 光阴 工夫 时空 日 辰 岁月 日子 时间 时刻

    英语:fleeting time

    意思:

  • 争如

    读音:zhēng rú

    繁体字:爭如

    意思:(争如,争如)

     1.怎么比得上。
      ▶前蜀·韦庄《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鸦。”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