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干三台(四首)》 楼上晓钟催起,岸边柔橹咿哑。

楼上晓钟催起,岸边柔橹咿哑。

意思:楼上晓钟催起,河岸边柔橹咿呀。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长干三台(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二月稍头豆蔻,五更风外杨花》是一首描绘春天清晨景色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生机和女性的柔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首句“二月稍头豆蔻,五更风外杨花”,诗人以初夏的豆蔻年华少女和清晨的杨花对应春天的象征,描绘出早春的生机和美丽。第二句“五更风外杨花”更是直接引入自然景象,清晨的微风中,杨花飘舞,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残香尚留翠被,余粉犹沾绛纱”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女性的柔美。通过描述残存的香气留在翠绿的被子上,以及残留的粉渍沾在红色的纱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性娇嫩、柔美的形象。这里的“残香”、“翠被”、“余粉”、“绛纱”等词句,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女性的柔情。 “楼上晓钟催起,岸边柔橹咿哑”这两句诗则描绘了早春的清晨,人们开始活动的场景。楼上的钟声响起,催促着人们起床,而河边的船上,传来了咿哑的橹声,象征着生活的开始。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早春的清晨,也表达了生活的节奏和韵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生机和女性的柔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月稍头豆蔻,五更风外杨花。
残香尚留翠被,余粉犹沾绛纱。
楼上晓钟催起,岸边柔橹咿哑。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晓钟

    读音:xiǎo zhōng

    繁体字:曉鍾

    意思:(晓钟,晓钟)
    报晓的钟声。
      ▶唐·沈佺期《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钟稀。”
      ▶明·梁辰鱼《四时花•怀金陵旧知》套曲:“月沉西,门

  • 岸边

    读音:àn biān

    繁体字:岸邊

    造句:

  • 楼上

    读音:lóu shàng

    繁体字:樓上

    短语:海上

    英语:upstairs

    造句:

    例句:他在楼上睡觉

  • 柔橹

    读音:róu lǔ

    繁体字:柔櫓

    意思:(参见柔橹,柔艣)

    解释:1.谓操橹轻摇。亦指船桨轻划之声。

    造句:

  • 咿哑

    读音:yī yā

    繁体字:咿啞

    英语:the prattle of a baby

    意思:(咿哑,咿哑)

     1.象声词。多形容物体转动或摇动声。
      ▶唐·李贺《美人梳头歌》:“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