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舞媚娘三首 其二》 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同上)。

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同上)。

意思:玉面含羞出来,金鞍似昨夜(即同上)。

出自作者[南北朝]陈叔宝的《舞媚娘三首 其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对淇水、春垆的描绘,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先,“淇水变新台,春垆当夏开”这两句诗描绘了淇水的美丽景色和春垆在夏季的开放。淇水是中国河南省北部的一条河流,它流淌着清澈的水,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也见证了无数的故事和变迁。新台是淇水边的一座新建筑,诗人用“变”字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和意义,象征着时代的进步和变迁。春垆当夏开则描绘了春天的繁花在夏季依然盛开的美景,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人物的形态和动作。玉面含羞出,描绘了一个女子害羞地露出玉一般的脸颊,展现出她的娇羞和美丽。金鞍排夜来,则描绘了一个贵族子弟骑着金鞍马在夜晚出行的场景,展现了他的豪迈和潇洒。这两句诗将景色和人物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这首诗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通过对淇水、春垆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淇水变新台,春垆当夏开。
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同上)。
作者介绍 陈叔宝简介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2月或554年1月-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

陈叔宝在位之前,陈宣帝的次子、陈叔宝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后叔陵被杀,叔宝即皇帝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陈后主更把中书令江总,以及陈暄、孔范、王瑗等一般文学大臣一齐召进宫来,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自夕达旦。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

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关键词解释

  • 含羞

    读音:hán xiū

    繁体字:含羞

    短语:羞答答 羞人 忸怩 臊 羞 羞怯

    英语:bashfully

    意思:面带害羞的神情。
      ▶汉·班婕妤《捣素赋》:“弱态

  • 夜来

    读音:yè lái

    繁体字:夜來

    英语:yesterday

    意思:(夜来,夜来)

     1.入夜。
      ▶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2.

  • 同上

    读音:tóng shàng

    繁体字:衕上

    短语:同辈 同乡 同期 同工同酬 同业 同音 同姓 同行 同宗 同名 同性

    英语:ditto

    意思:
     1.

  • 玉面

    读音:yù miàn

    繁体字:玉麵

    意思:
     1.尊称人的容颜。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
     
     2.美好的容貌。
      ▶南朝·梁简文帝《乌栖曲》之四:“织成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