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浮玉三首》 鱼峰梵呗随曹植,试听云閒鸾凤吟。

鱼峰梵呗随曹植,试听云閒鸾凤吟。

意思:鱼峰山梵呗随曹植,试着听说闲莺凤吟。

出自作者[宋]蔡肇的《游浮玉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曾访山中支遁林,厌闻钟鼓日钦钦》是一首描绘山中支遁林的美景以及作者探访经历的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追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联“曾访山中支遁林,厌闻钟鼓日钦钦。”诗人表达了对山中支遁林的向往和探访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对山中寺庙钟鼓之声的厌烦。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颔联“百川赴海通三岛,万籁逢秋共一音。”描绘了山中支遁林的景色和氛围。诗人用“百川赴海”比喻支遁林中各条溪流汇聚入海,象征着万物归一,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赞美。而“万籁逢秋共一音”则表达了秋天的寂静和自然的声音都汇成了一种和谐的声音,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颈联“折戟战痕谁共吊,浮杯足迹杳难寻。”诗人追溯了历史,通过“折戟”和“浮杯”这两个意象,暗示了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和人们的足迹,但如今都难以寻觅。这一联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 尾联“鱼峰梵呗随曹植,试听云閒鸾凤吟。”诗人以曹植和鸾凤的典故来形容山中支遁林的寂静和自然的声音,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支遁林的美景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厌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访山中支遁林,厌闻钟鼓日钦钦。
百川赴海通三岛,万籁逢秋共一音。
折戟战痕谁共吊,浮杯足迹杳难寻。
鱼峰梵呗随曹植,试听云閒鸾凤吟。

关键词解释

  • 曹植

    读音:cáo zhí

    词语解释

    ⒈  三国魏诗人。字子建,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早年因富于才学,曾被曹操宠爱,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fe22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所作五言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词采华美,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亦善辞赋、

  • 梵呗

    读音:fàn bài

    繁体字:梵唄

    英语:Buddhist chants

    意思:(梵呗,梵呗)
    佛教谓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经师论》:“原夫梵呗之起,亦肇

  • 鸾凤

    读音:luán fèng

    繁体字:鸞鳳

    短语:鸳鸯 比翼鸟

    英语:husband and wife; a married couple; distinguished talents

  • 凤吟

    读音:fèng yín

    繁体字:鳳吟

    意思:(凤吟,凤吟)
    比喻清悠纤细的声音。
      ▶唐·吴筠《竹赋》:“上点点以云翳,下泠泠而凤吟。”

    解释:1.比喻清悠纤细的声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