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日骆家亭子》 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

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

意思: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

出自作者[唐]刘得仁的《冬日骆家亭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亭台腊月为背景,描绘了松竹贞姿、烟藏林日、风吹水池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无人居住的遗憾。 首句“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诗人以亭台腊月为背景,描绘了松竹的贞姿,表达了对松竹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松竹在寒冬中依然挺立,不畏严寒,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诗人所追求的。 “林积烟藏日,风吹水合池”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林中的景象,烟雾弥漫,阳光被遮挡,风吹水面,形成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这些景象都表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寂静,但同时也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恨无人此住,静有鹤相窥”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无人居住的遗憾。这里没有人居住,只有鹤在周围窥视,这种孤独和寂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然而,这也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自由,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喧嚣,只有自然的美景和生命的自由。 最后两句“是景吟诗遍,真于野客宜”,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景色中吟诗的感受,认为这样的景色适合于吟诗。这里诗人将自然美景与自己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以亭台腊月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清新、自然、自由的情感,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
林积烟藏日,风吹水合池。
恨无人此住,静有鹤相窥。
是景吟诗遍,真于野客宜。

关键词解释

  • 松竹

    读音:sōng zhú

    繁体字:鬆竹

    意思: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
      ▶《南史•张沖传》:“房长渝谓孜曰:‘前

  • 腊月

    读音:là yuè

    繁体字:臘月

    英语:(n) twelfth lunar month

    意思:(腊月,腊月)
    农历十二月。
      ▶《史记•陈涉世家》:“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

  • 贞姿

    读音:zhēn zī

    繁体字:貞姿

    意思:(贞姿,贞姿)
    坚贞的资质。
      ▶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盛气河包济,贞姿岳柱天。”
      ▶清·叶廷琯《立秋日作》诗:“能使筋骸收惰气,渐于草木鍊贞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