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意思:偶为名利引,长期废弃论真果然。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与戴征君的师徒关系,以及由于名利之念的驱使而疏远了这位老师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反思和对回归本真生活的向往。 首句“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诗人表达了自己原本与戴征君先生共同师从一位隐居竹林的高人,这暗示了诗人曾经过着一种清静淡泊、追求内心真实的生活。 “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诗人笔锋一转,道出由于名利之念的驱使,自己逐渐偏离了原本的生活轨道,久而久之,已经忘记了追求内心真实的道路。这一转折点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反思,也揭示了人生追求中的困境。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诗人在反思之后,收到了一封来自戴征君先生的责问的书信。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愧疚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回归本真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反思。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追求内心真实的道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
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真果

    读音:zhēn guǒ

    繁体字:真果

    英语:true fruit

    意思:
     1.指佛教或道教的真谛。
      ▶唐·李端《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诗:“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 名利

    读音:míng lì

    繁体字:名利

    英语:fame and gain

    意思: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
      ▶《尹文子•大道上》:“故曰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

  • 引久

    读音:yǐn jiǔ

    繁体字:引久

    意思:犹持久。
      ▶《汉书•严助传》:“留军屯守空地,旷日引久,士卒劳倦。”

    解释:1.犹持久。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