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柬蜕庵三什》 曾因姊妹吟桃叶,若为芳菲惜柳枝。

曾因姊妹吟桃叶,若为芳菲惜柳枝。

意思:曾经因为姐妹吟桃叶,如果是芳菲可惜柳枝。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柬蜕庵三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偶裁红豆便盈枝,仗汝纱笼壁上词》是一首优美的闺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和怨恨,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首先,诗的开头“偶裁红豆便盈枝,仗汝纱笼壁上词”,红豆自古以来就是爱情的象征,这里诗人用它来比喻情人赠送的礼物,即情诗。女子收到情诗后,心中喜悦,情意满满,就像红豆枝头挂满了果实一样。而“纱笼”则象征着爱情的保护和庇佑,如同爱情之花在纱笼中绽放。 接着,“一水盈盈无奈远,双鳞片片都成辞”,诗人用“一水盈盈”来形容相思之苦,就像隔着一条宽广的河流,无法跨越。而“双鳞片片都成辞”,则形象地描绘了情人的情书,每一封情书都像是双鲤鱼身上的鳞片,承载着情人的思念和爱意。 “曾因姊妹吟桃叶,若为芳菲惜柳枝”,这里诗人描绘了女子与情人的姐妹关系,她们曾经一起吟诵桃叶的歌谣,对柳枝的美丽感到惋惜。这表达了女子对情人深深的思念和爱意。 最后,“多谢司勋能薄幸,几回惆怅欲归时”,诗人以情人薄情寡义为切入点,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怨恨和失望。尽管如此,女子仍然对情人感到惆怅和不舍,每次想起他都会感到失落和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入微地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红豆、纱笼、一水盈盈、双鳞片片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将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女子与情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姐妹情谊,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感人。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闺怨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偶裁红豆便盈枝,仗汝纱笼壁上词。
一水盈盈无奈远,双鳞片片都成辞。
曾因姊妹吟桃叶,若为芳菲惜柳枝。
多谢司勋能薄幸,几回惆怅欲归时。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柳枝

    读音:liǔ zhī

    繁体字:柳枝

    英语:willow branch

    意思:
     1.柳树的枝条。
      ▶唐·岑参《送怀州吴别驾》诗:“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元·贯云石《

  • 芳菲

    读音:fāng fēi

    繁体字:芳菲

    英语:fragrance

    意思:
     1.花草盛美。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

  • 姊妹

    读音:zǐ mèi

    繁体字:姊妹

    英语:(older and younger) sisters

    意思:
     1.姐姐和妹妹。
      ▶《左传•襄公十二年》:“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