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就妆束,万旬互窥瞰。
意思:千峰在装束打扮,万天互相窥看。
出自作者[宋]郑清之的《东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谁将东湖光,敛作大圆鉴。千峰就妆束,万旬互窥瞰。红消日脚明,绿净山影蘸。我来一登临,扁舟隐可缆。》,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赏析这首诗: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东湖的美景。东湖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宁静的环境而闻名。
其次,诗中的“敛作大圆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东湖的湖面宽阔、平静如镜的景象,仿佛是一面巨大的圆形镜子,反射出周围的山峰和天空的美景。
接着,“千峰就妆束,万旬互窥瞰”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湖边的山峰比作精心妆扮的女子,她们相互窥视、争奇斗艳。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山峰的秀美和山间植被的繁茂,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红消日脚明,绿净山影蘸”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色。红色的晚霞逐渐消散,天空变得更加明亮;绿色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晰、纯净。这一句将色彩的对比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最后,“我来一登临,扁舟隐可缆”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东湖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人登临湖畔,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扁舟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东湖的美景和宁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