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碎空阶颇厌听,恼人况又近清明。
                        
                         
                            
意思:滴碎空阶很讨厌听,何况又恼人近清明。
 
                        
                        
                        
                        出自作者[宋]杨公远的《苦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滴碎空阶颇厌听,恼人况又近清明》是一首描绘春天的雨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雨滴敲打在台阶上的声音,春天的急促和连绵不断的雨天,以及雨滴对植物的影响。
首句“滴碎空阶颇厌听,恼人况又近清明”,直接描绘了雨滴敲打在空阶上的声音,令人厌烦,特别是在清明这样的日子,人们的心情本来就容易烦躁。
“三分春急二分过,十日天无一日晴”,这句诗通过描述三分之一的春天在雨中匆匆过去,十日中没有一天晴天的情况,进一步表达了雨对春天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晴天的渴望。
“寒沁柳眉愁寂寂,湿凝花脸泪盈盈”,这句诗描绘了雨的寒冷穿透柳枝,使它们显得更加寂静,而花瓣被雨水湿润,仿佛带着泪珠。这里的形象描绘生动地表现了雨的冷和湿。
最后,“苍穹好悯云霓望,留作甘霖助有成”,诗人希望天空能够理解人们的期盼,下起雨来,为春天的耕种提供帮助。这里的期望和祈愿,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雨,以及人们对雨的感受和期盼。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春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