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答文潜》 腐儒不用辄忧边,庙堂有人制尊俎。

腐儒不用辄忧边,庙堂有人制尊俎。

意思:迂腐的儒生不用总是担心边境,朝廷有人制酒席。

出自作者[宋]蔡肇的《再答文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羌兵昔出皋兰路》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段描绘了羌兵出征的壮烈场面,战士们手持烽火,铁马连群,气势如雨。皋兰路是出征的必经之路,但昔日行军的路途如今却无土可铲,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 第二段描述了战争的胜利,东西两关同时被攻破,婴儿们不再受到哺乳的影响,战士们的英勇得到了回报。然而,这也暗示了战争的破坏性,无辜的婴儿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第三段描述了战争后的景象,战士们拔营归去,防城苦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话题。尽管胜利了,但防秋的军兴仍然让人们惴惴不安,恐惧战争的影响会波及到无辜的百姓。 第四段表达了对当时诸将的无策的无奈,他们不敢向胡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橐驼西来金帛去,小狐小鼠仍在跳舞。这反映了战争的无情和无奈。 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对防秋的担忧和无奈,腐儒无用只能忧边,庙堂有人制尊俎。诗人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和平的渴望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无情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场面,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羌兵昔出皋兰路,欲铲新城无聚土。
烟烽照夜气如霞,铁马连群歕成雨。
东西两关同日破,股掌婴儿绝哺乳。
鼓声十日拔帐归,至今犹说防城苦。
当时诸将无奇策,不敢弯弓向胡语。
橐驼西来金帛去,孽狐小鼠犹跳舞。
王师八月尽防秋,惴惴军兴恐编户。
腐儒不用辄忧边,庙堂有人制尊俎。

关键词解释

  • 腐儒

    读音:fǔ rú

    繁体字:腐儒

    短语:迂夫子 学究

    英语:gerund-grinder

    意思:迂腐之儒者。
      ▶《荀子•非相》:“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

  • 庙堂

    读音:miào táng

    繁体字:廟堂

    英语:temple

    意思:(庙堂,庙堂)

     1.太庙的殿堂。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尊俎

    引用解释

    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几。《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南归》诗:“天际张帷列尊俎,君歌声酸辞且苦。” 清 唐甄 《潜书·交实》:“子何为不祭?曰:无以供尊俎也。”

    2.常用为宴席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五》:“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