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秋》 明月若教陪尽夜,只拚清露湿渔蓑。

明月若教陪尽夜,只拚清露湿渔蓑。

意思:明月若教陪尽夜,只有拼清露湿渔蓑衣。

出自作者[明]石沆的《中秋》

全文创作背景

**《中秋》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一是诗人石沆以一个南宋官吏的身份前往曾是北宋疆土的异国祝寿,二是这首诗创作于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两个背景注定了这首词一定带有十分悲壮的风格^[1]^。 《中秋》描写了诗人在月圆之夜,思念故国和家乡的情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忧伤^[1]^。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阅读诗词鉴赏类书籍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村此夕意如何,道是桥平水不波。
仿佛空中倚楼阁,分明镜里现山河。
当筵自对贤人酒,得意闲吟孺子歌。
明月若教陪尽夜,只拚清露湿渔蓑。

关键词解释

  • 清露

    读音:qīng lù

    繁体字:清露

    意思:
     1.洁凈的露水。
      ▶汉·张衡《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宋·晏殊《浣溪沙》词:“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郭沫若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渔蓑

    引用解释

    亦作“ 渔簔 ”。 渔人的蓑衣。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一:“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 明 文徵明 《江天暮雪》诗:“寧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明 杨慎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诗之二:“佳句渔簑怜 郑谷 ,中庭鹤氅立 王恭 。”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甲第云中连白日,渔簑雪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