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灵隐》 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

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

意思:这景天下没有,远胜庐山路。

出自作者[宋]俞桂的《灵隐》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回首得两年,曾入灵隐去》是一首对灵隐寺美丽景色的赞美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曾经游览灵隐寺的情景,一路上欣赏着美景,以至于衣服都被露水打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灵隐寺景色的喜爱和惊叹之情。 首句“回首得两年,曾入灵隐去”,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两年前曾游览过灵隐寺,这一句也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灵隐寺的喜爱。 “一路看不足,衣沾松上露”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一路上的惊叹之情。他被灵隐寺的美景所吸引,以至于无法看够,以至于衣服都被松上的露水打湿。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灵隐寺景色的喜爱和惊叹。 “白云来相迎,涧泉飞瀑素”这两句则是对灵隐寺具体景色的描绘。诗人用“白云来相迎”来形容白云从身边飘过,仿佛是白云在迎接诗人。而“涧泉飞瀑素”则描绘了瀑布的清澈和美丽,用“素”字更显瀑布的纯净和清澈。 最后,“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这两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灵隐寺景色的赞美。诗人认为,灵隐寺的美景天下无双,远胜过其他地方的景色。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灵隐寺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叹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游览灵隐寺的回忆和对灵隐寺美丽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叹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回首得两年,曾入灵隐去。
一路看不足,衣沾松上露。
白云来相迎,涧泉飞瀑素。
此景天下无,远胜庐山路。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天下

    读音:tiān xià

    繁体字:天下

    短语: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世上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land under heaven

  • 无远

    (1).谓无论多远之处。《书·洛诰》:“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皇泽广被,惠济无远。”
    (2).指杳无涯际。 晋 习凿齿 《与释道安书》:“乘不疾之舆,以涉无远之道;命外身之驾,以应十方之求。”参见“ 无远弗届 ”。
    (3).不要疏远。《诗·小雅·伐木》:“籩豆有践,兄弟无远。” 高亨 注:“无远,即不要疏远。”

    读音:

  • 山路

    读音:shān lù

    繁体字:山路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