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上晚归》 逢人不用停舟问,大树村中即我家。

逢人不用停舟问,大树村中即我家。

意思:逢人不用停船问道,大树村里就是我的家。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江上晚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渺渺双凫落晚沙,一江秋色艳明霞。逢人不用停舟问,大树村中即我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亲切感的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晚景。 首句“渺渺双凫落晚沙,一江秋色艳明霞。”描绘了傍晚时分,双凫落下沙滩的景象,江面上秋色浓郁,晚霞绚烂。渺渺,给人一种深远、宽广的感觉,仿佛把读者带入了这个宁静的乡村场景中。落日余晖中的双凫,江面上绚丽的晚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和祥和。 “逢人不用停舟问,大树村中即我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乡间小路的熟悉。诗人似乎已经不需要停下来询问路况,因为大树村就在眼前,这表明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诗人就在我们身边,向我们诉说着他对家乡的热爱。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鲜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乡间小路的熟悉和自信,给人一种亲切感。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亲切感的诗,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乡村晚景的宁静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乡间小路的自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渺渺双凫落晚沙,一江秋色艳明霞。
逢人不用停舟问,大树村中即我家。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大树

    读音:dà shù

    繁体字:大樹

    意思:(大树,大树)
    指东汉·冯异。
      ▶《旧五代史•世袭传一•李茂贞》:“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内外持管钥者,亦唿为司空太保,与夫细柳、大树之威名,盖相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我家

    读音:wǒ jiā

    繁体字:我家

    英语:my family

    意思:
     1.称自己。
      ▶宋·钱愐《钱氏私志•小人》:“宣和间,有辽国右金吾卫上将军韩正归朝,授检校少保节度使,对中人以上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