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友人使河源》 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

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

意思:黄河的源头看不见,旗帜去悠悠。

出自作者[唐]贾至的《送友人使河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沉郁之笔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 首联“送君鲁郊外,下车上高丘”,直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场景。作者在鲁郊外为友人送行,亲自为友人下车,登上高丘,描绘出一种深情款款的离别场景。其中,“下车上高丘”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也暗含着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萧条千里暮,日落黄云秋”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秋天的景色。千里萧条,黄云落日,秋意浓厚,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 “举酒有馀恨,论边无远谋”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和不舍之情。作者举杯送别,心中充满遗憾,希望友人能在边疆有所作为,但又不舍友人的离去。这种复杂的心情,通过这两句诗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最后,“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两句诗,作者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友人远去的场景。作者想象友人远在河源,旌旆悠悠,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送君鲁郊外,下车上高丘。
萧条千里暮,日落黄云秋。
举酒有馀恨,论边无远谋。
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贾至(718—772)字幼隣,河南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单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唐才子传》有其传。

关键词解释

  • 河源

    读音:hé yuán

    繁体字:河源

    短语:兵源 货源 词源 辐射源 震源 财源 资源 泉源 光源 水源 电源 能源

    英语:riverhead

    意思:亦作“河

  • 悠悠

    读音:yōu yōu

    繁体字:悠悠

    短语:缓慢 迟缓 慢条斯理 冉冉 徐 慢 暂缓 迟延 慢吞吞 款 磨蹭 缓 迟滞

    英语:leisurely

    意思: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