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历阳寄金陵衍上人》 骚吟未断云生褐,梵偈重开月照得。

骚吟未断云生褐,梵偈重开月照得。

意思:诗人吟不断云生褐色,梵偈重开月亮照得。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历阳寄金陵衍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古韵与诗意的诗歌,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孤独感。接下来我将逐步分析这首诗: 首联“藓晕莎丛古石房,寺和松竹背秋冈。”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古寺环境,古石房被青苔和莎草覆盖,寺庙背靠着秋天的山冈,周围环绕着松树和竹子。这个画面充满了古老与静谧的气息,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颔联“骚吟未断云生褐,梵偈重开月照得。”中,诗人以“骚吟”与“梵偈”表现出古寺的宗教氛围与诗意。云雾缭绕在褐色的僧袍上,月光洒在寺庙上,照亮了梵文的经偈。这一联充满了宗教的神秘感和诗歌的韵律美。 颈联“五老旧游应悄默,六朝闲事肯悲凉。”这里诗人引用了五老和六朝的典故,使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五老已逝,旧游之地一片寂静,六朝的繁华也已成过去,这一切都引发了人们的悲凉之感。 尾联“西州独客心摇甚,抹碧江天鸟一行。”作为孤独的游客,诗人心中充满了动摇和悲伤,他看着碧色的江天和一行飞鸟,更加感到自身的孤独。这一联诗人以景结情,通过描绘江天和飞鸟,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怅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环境的描绘,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自身孤独感的表达,展现出了一种深沉、悲凉的历史感和孤独感,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藓晕莎丛古石房,寺和松竹背秋冈。
骚吟未断云生褐,梵偈重开月照得。
五老旧游应悄默,六朝闲事肯悲凉。
西州独客心摇甚,抹碧江天鸟一行。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开月

    读音:kāi yuè

    繁体字:開月

    意思:(开月,开月)
    下一个月的开始。
      ▶宋·朱熹《答蔡季通书》:“不烦俟某下,去开月便可来。”

    解释:1.下一个月的开始。

  • 照得

    引用解释

    查察而得。旧时下行公文和布告中常用。 宋 曹彦约 《豫章苗仓受纳榜》:“今照得所在郡县受纳苗米加耗数目,已失祖宗之旧。” 明 张居正 《议处史职疏》:“照得史臣之职,以纪録起居为重。”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叔齐 就伸手向墙上一指,可真的贴着一张大告示:‘照得今 殷王 纣 ,乃用其妇人之言……此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