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 海客敛威惊火旆,天吴收浪避楼船。

海客敛威惊火旆,天吴收浪避楼船。

意思:海上收敛威风惊火筛,天吴收浪避楼船。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雄壮且富有诗意的诗,它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的祝福。 首句“龙骧伐鼓下长川,直济云涛古庙前”描绘了军队行军的场景,龙骧,指勇猛如龙马,伐鼓,指击鼓进军,描绘出军队行进的威武气势。下长川,表明了行军的路线,直济云涛古庙前,描绘出一种直面困难,无畏前行的决心和气势。 “海客敛威惊火旆”一句,描绘出海客(海上的神灵)被军队的气势所震慑,海客敛威,表明了军队的威慑力之大。惊火旆,则进一步描绘出军队的威武气势,如同烈火般的旗帜,令人惊恐。 “天吴收浪避楼船”一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天吴来比喻敌人的浪潮,楼船在这里象征着强大的军队。天吴收浪,表明了军队的强大力量能够让敌人退避三舍。 接下来的“阴灵向作南溟王,祀典高齐五岳肩”两句,描绘了战争的背景和意义。阴灵,指鬼神,南溟王在这里象征着对神灵的尊重和敬畏。祀典高齐五岳肩,表明了国家对战争的重视和对神灵的虔诚。 最后两句“从此华夷封域静,潜熏玉烛奉尧年”,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的祝福。华夷封域静,表明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华夷是一家,没有纷争和战乱。潜熏玉烛,表达了国家的繁荣和和谐,如同阳光普照大地,一切都在和平中发展。奉尧年,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如同尧舜时代一样,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的祝福。诗中充满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骧伐鼓下长川,直济云涛古庙前。
海客敛威惊火旆,天吴收浪避楼船。
阴灵向作南溟王,祀典高齐五岳肩。
从此华夷封域静,潜熏玉烛奉尧年。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海客

    读音:hǎi kè

    繁体字:海客

    英语:voyager

    意思:
     1.谓航海者。
      ▶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清·黄遵宪《春夜招乡人饮》

  • 楼船

    读音:lóu chuán

    繁体字:樓船

    英语:towered ship

    意思:(楼船,楼船)

     1.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亦代指水军。
      ▶《史记•平准书》:“是时越欲与

  • 敛威

    读音:liǎn wēi

    繁体字:斂威

    意思:(敛威,敛威)
    集中威势。
      ▶《后汉书•仲长统传》:“疏禁厚下,以尾大陵弱;敛威峻罚,以苛薄分崩。”
      ▶李贤注:“敛,聚也。言秦酷法,以至分崩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