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文潜送况之谏议十四丈守潞过成季作》 借问客何人,谏垣有直气。

借问客何人,谏垣有直气。

意思:请问这有什么人,劝谏墙有直气。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同文潜送况之谏议十四丈守潞过成季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李同年的偶遇,以及他们对饮谈天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与朋友相遇的喜悦和离别的惋惜。 首联“午投李同年,下马汗如洗。”描绘了诗人在中午时分投宿在李同年家,下马时汗水淋漓的场景,生动表现了夏日的炎热和旅途的劳累。 颔联“城南迫送客,虽懒聊尔耳。”描述了诗人在城南匆忙送别客人的情景,虽然有些懒惰,但还是聊了几句。这里的“聊尔耳”生动表现了诗人虽然忙碌,但仍然尽力与客人交谈的情景。 颈联“出门缭陂陼,白鸟起深苇。”描绘了诗人走出家门,环绕着池塘和堤岸,看到白鸟从深苇中飞起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接着,“佛宫横晚霁,窈窕间一水。”描绘了佛宫在傍晚雨后的美景,一水相隔,窈窕动人。这里的描绘细腻入微,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受。 在描述完自然景色后,诗人通过“借问客何人,谏垣有直气。”的问答,引出了与李同年的交谈。这里的“谏垣有直气”表现了李同年为人正直,有敢言直谏的气质。 然后,“吾人浮丘伯,聊可与把袂。”表达了诗人与李同年相遇的喜悦,以及把酒言欢的场景。这里的“聊可与把袂”生动描绘了两人亲密无间的友谊。 接着,“如此邂逅何,得酒亦佳事。”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偶然相遇的感慨,认为有酒相伴更是美事。这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官闲犹有守,旋折窘六辔。”表达了诗人虽然官职清闲,但仍有操守,不会为了权贵而折腰。这里的“窘六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面对权贵时的坚定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相遇的喜悦、离别的惋惜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操守和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午投李同年,下马汗如洗。
城南迫送客,虽懒聊尔耳。
出门缭陂陼,白鸟起深苇。
佛宫横晚霁,窈窕间一水。
借问客何人,谏垣有直气。
吾人浮丘伯,聊可与把袂。
如此邂逅何,得酒亦佳事。
官闲犹有守,旋折窘六辔。
可怜千红蕖,的皪奼晚市。
便当夙驾行,秋风如箭驶。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借问

    读音:jiè wèn

    繁体字:借問

    英语:may I ask

    意思:(借问,借问)

     1.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

  • 直气

    引用解释

    正气。 唐 杜甫 《别李义》诗:“先朝纳諫諍,直气横乾坤。” 宋 文天祥 《发高邮》诗:“不能裂肝脑,直气摩斗牛。”《水浒传》第七三回:“留得 李逵 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献县史 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

    读音:zhí q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