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点绛唇·水陌轻寒》 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

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

意思: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点绛唇·水陌轻寒》

全文创作背景

《点绛唇·水陌轻寒》是宋代政治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知天章阁待制时所作。当年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拜枢密副使,任参知政事(副宰相),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欧阳修、蔡襄、余靖、王素为谏官,人才济济,盛极一时,时称“庆历盛世”。而寇准却被排斥出朝廷。词中伤时惜别,寄托遥深。这首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交融,暗寄了词人如美人迟暮般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
定巢新燕。
湿雨穿花转。
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
愁蛾浅。
飞红零乱。
侧卧珠帘卷。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拂晓

    读音:fú xiǎo

    繁体字:拂曉

    短语:

    英语:foredawn

    意思:(拂晓,拂晓)

     1.接近天明的时候。
      ▶唐·长孙佐辅《关山月》诗:“拂

  • 针线

    读音:zhēn xiàn

    繁体字:針綫

    英语:needlework

    意思:(针线,针线)
    亦作“针綖”。亦作“鍼线”。
     
     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太宗常赐三

  • 象尺

    读音:xiàng chǐ

    繁体字:象尺

    意思:象牙尺。
      ▶宋·寇准《点绛唇》词:“象尺薰炉,拂晓停针线。”
      ▶宋·周邦彦《丁香结》词:“宝幄香缨,薰炉象尺,夜寒灯晕。”

    解释:

  • 熏炉

    读音:xūn lú

    繁体字:熏爐

    英语:censer

    意思:(参见熏炉,薰炉,薰鑪)

    解释:1.亦作\"熏炉\"。 2.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