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拔丈七十》 一生谢朓长低首,五斗陶潜不折腰。

一生谢朓长低首,五斗陶潜不折腰。

意思:一个生谢跳长低头,五斗陶潜不折腰。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拔丈七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誉和敬意的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风骨和品格。让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首句“老去松心见后雕”,这里运用了松树的意象,比喻老者虽然年龄已高,但心如松树,经历风雨,更显坚韧。“见后雕”是说经过时间的洗礼,其风骨更显珍贵。 次句“危时出处故超超”,描述了这位老者在危难时刻的表现,他的行为举止超脱,不受世俗束缚,表现出高尚的品质。 第三句“一生谢朓长低首”,这里运用了谢朓的典故,表达了这位老者一生都对文化、艺术保持着敬畏和热爱,像谢朓那样低头吟咏,致力于诗歌的创作。 第四句“五斗陶潜不折腰”,运用了陶渊明的典故,意在表明老者虽然生活清贫,但绝不因此向权势低头,保持了高尚的节操。 第五句“工却未穷诗自瘦”,是说老者的诗歌虽然技艺高超,但并不因此骄傲自满,而是持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第六句“闲非因病味尤饶”,描述了老者虽然年岁已高,但并非因为疾病而闲暇,反而生活品味尤为丰富。 最后一句“推排耆硕巍然在,名德无须畏画描”,是对老者的极高赞誉,推崇他为耆硕,赞扬他的名德无须用画笔描绘,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整首诗充满了对老者的敬仰和赞美,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老者的风骨、品格和艺术造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去松心见后雕,危时出处故超超。
一生谢朓长低首,五斗陶潜不折腰。
工却未穷诗自瘦,闲非因病味尤饶。
推排耆硕巍然在,名德无须畏画描。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折腰

    读音:zhé yāo

    繁体字:折腰

    英语:bow

    意思:亦作“折要”。
     
     1.弯曲的腰。
      ▶汉·刘向《列女传•钟离春》:“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指……折腰、出胸,皮

  • 一生

    读音:yī shēng

    繁体字:一生

    短语:百年 辈子 一辈子

    英语:all one\'s life

    意思:一辈子。
      ▶晋·葛洪《抱朴子•道意》:“余亲见所识者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