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巴江柳》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意思:好向金銮殿,移动进入阴绮窗。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巴江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柳色和江景的诗,通过对柳色的赞美和对柳树所处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惋惜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首句“巴江可惜柳”,开篇即以“巴江”和“柳”并置,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巴江,指长江三峡之一的巴东段江流。柳色青青,江水滔滔,这是山川之美,然而,“可惜柳”的“可惜”,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柳色绿侵江”,描绘了柳树葱郁的枝叶笼罩着江面,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句诗用“绿”形容柳色,表现其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用“侵”字,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向江面蔓延的情景,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和向往之情。金銮殿,指朝廷,绮窗,指华丽的窗户。作者以柳树为喻,表达了对朝廷的向往和期待。他希望像柳树一样,将自己的光辉和智慧投射到朝廷中,为朝廷和人民做出贡献。 整首诗以柳树为媒介,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优美,意象生动,通过描绘柳色和江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金銮

    读音:jīn luán

    繁体字:金鑾

    意思:(金銮,金銮)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
     <

  • 金銮殿

    引用解释

    1. 唐 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承恩初入 银臺门 ,著书独在 金鑾殿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唐 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 玉堂 、 承明 、 金鑾殿 皆在其间。”

    2.泛指皇宫正殿。 元 白朴 《东墙记》第四折:“脱却了旧布衣,直走上金鑾殿。”《

  • 绮窗

    读音:qǐ chuāng

    繁体字:綺窗

    意思:(绮窗,绮窗)
    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
      ▶《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
      ▶吕向注:“绮窗,彫画若绮也。”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