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坡八首(并叙)》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意思:土地已经荒废久为茨棘瓦砾的场,而一年又大旱,开垦的辛劳,精力殆尽。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东坡八首(并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黄州垦荒耕种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于生活困境的感叹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勤劳自立的精神风貌。 诗中以废垒、颓垣、蓬蒿等荒凉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孤独耕耘的场景。诗人感叹自己像孤旅人一样,无法逃避天命的安排,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困苦和劳累。但他并没有放弃,仍然在崎岖的草棘中耕耘,希望能刮出一寸土地来种植作物。 在诗中,诗人也表达了对于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希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一份丰收的喜悦。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江南蜀士和桑果等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坚韧不拔、勤劳自立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焉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秔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但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瓦砾

    读音:wǎ lì

    繁体字:瓦礫

    英语:rubble; debris

    意思:(瓦砾,瓦砾)

     1.破碎的砖头瓦片。亦以形容荒废颓败的景象。
      ▶《吕氏春秋•乐成》:“禹之决江水也

  • 殆尽

    读音:dài jìn

    繁体字:殆儘

    英语:totally

    意思:(殆尽,殆尽)
    几乎罄尽。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旧唐书•郭子仪传》:“﹝

  • 垦辟

    读音:kěn pì

    繁体字:墾辟

    意思:(参见垦辟,垦闢)

    解释:1.亦作\"垦辟\"。 2.开垦。

    详细释义:开辟。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上:『率多人者田日三十

  • 筋力

    读音:jīn lì

    繁体字:筋力

    意思:
     1.犹体力。
      ▶《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着于乡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