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高阳池送朱二》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

意思:池塘边钓鱼女儿天天相随,打扮成照影竞争来窥探。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高阳池送朱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当昔襄阳雄盛时》是一首对襄阳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古诗,通过对习家池的描绘,表达了对襄阳历史的追忆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段描绘了襄阳昔日的繁华景象,山公常醉于习家池,池边钓女成群,争相前来窥视,池水清澈,荷花初绽,柳树繁茂。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襄阳的繁荣和活力。 接下来,诗人在第二段中表达了对襄阳衰落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是人非,四周荒凉,人烟稀少,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无限的哀伤和无奈。 第三段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感叹豪华已逝,只留下草露湿衣的空虚。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襄阳衰落的无奈和失落感。 第四段诗人描绘了襄阳衰落后的景象,人们在这里送别行人,征马分飞,太阳渐渐西沉,人们只能感叹世事无常。 最后一段,诗人呼吁人们探寻桃源之路,也许那里才是真正的归宿。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襄阳昔日繁华景象的描绘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
澄波淡淡芙蓉发,绿岸毵毵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
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相随

    读音:xiāng suí

    繁体字:相隨

    英语:accompany

    意思:(相随,相随)

     1.亦作“相隋”。谓互相依存。
      ▶《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 日相

    读音:rì xiāng

    繁体字:日相

    意思:方术的一种。谓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
      ▶《后汉书•循吏传•王景》:“初,景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