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途中除夜》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
意思:
头发要逐渐侵雪,心仍然不肯灰。
出自作者[唐]高蟾的《途中除夜》
全文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高蟾的《途中除夜》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除夕之夜,旅途之中,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希望,寄望于旧友能帮助他实现理想和抱负。这首诗以除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感受,抒发了他的感慨和期待。
相关句子
因吟鬓欲丝。
-- 出自《友人余兄归小诗寄胡苇航》作者:[宋]蒲寿宬
失脚江湖久,忧时鬓欲皤。
-- 出自《失脚》作者:[宋]胡仲弓
扁舟相见日,双鬓欲何如。
-- 出自《怀东生卧病》作者:[明]吴鼎芳
少壮成何事,蹉跎鬓欲翁。
-- 出自《次柯东海于安溪流惠亭》作者:[宋]陈宓
闭门久不出,摩挲鬓欲翁。
-- 出自《次韵邵佥判幽居》作者:[宋]于石
学业心将棘,功名鬓欲霜。
-- 出自《静夜》作者:[宋]陈棣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
-- 出自《暮春喜雨诗》作者:[唐]李昂
条风初入树,缥雪渐侵苔。
-- 出自《梅花落》作者:[清]纳兰性德
名姓人谁记,形骸老渐侵。
-- 出自《夜意》作者:[宋]陆游
老来何故惜分阴,如月明亏魄渐侵。
-- 出自《晚年勤道自修诗》作者:[宋]晃逈
平生虽畏寒,遇雪心所欣。
-- 出自《雪》作者:[宋]陈与义
卑官望雪心,有赋继梦渴。
-- 出自《雪再次韵》作者:[宋]陈造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
-- 出自《大雾》作者:[当代]钱钟书
啮雪心危天日远,看云泪尽岁时深。
-- 出自《自咏十律》作者:[元]丁鹤年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 出自《题崇庆寺壁》作者:[唐]温宪
今来过壮能几秋,眼未见雪心先愁。
-- 出自《冬雪行》作者:[宋]强至
心意已零落,种之仍未休。
-- 出自《观种树》作者:[唐]孟郊
是时病初间,背汗仍未收。
-- 出自《冬夜》作者:[明]陈宪章
行藏空自秉,智识仍未周。
-- 出自《泊震泽口》作者:[唐]薛据
名山仍未去,末路竟何往。
-- 出自《答颜惟乔》作者:[明]薛蕙
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
-- 出自《独立》作者:[唐]杜甫
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 出自《又》作者:[唐]王昌龄
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
-- 出自《送王七录事赴虢州》作者:[唐]岑参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
-- 出自《送姨子弟往南郊》作者:[唐]刘长卿
数茎白发何堪照,一寸丹心未肯灰。
-- 出自《寄隰州李九使君》作者:[宋]晁说之
忍饥抱冻老穷崖,一点檀心未肯灰。
-- 出自《梅香》作者:[宋]李龙高
剔残犹有余光在,一点丹心未肯灰。
-- 出自《书灯》作者:[宋]黄庚
诗句原文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
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
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作者介绍
高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孙光宪谓其“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北梦琐言》卷七)。辛文房则谓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唐才子传》卷九)。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