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陵晓望》 马上东风生晓寒,长陵高处望长安。

马上东风生晓寒,长陵高处望长安。

意思:马上东风生晓寒,长陵高处望长安。

出自作者[明]殷奎的《长陵晓望》

全文赏析

《长陵晓望》是明朝诗人殷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早晨登上长陵,远眺京城的壮丽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题:《长陵晓望》这个题目直接表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在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上眺望京城的美景。长陵位于北京昌平区,是明朝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一座。 2. 背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站在长陵之巅,俯瞰京城,感叹国家的强盛和自己的渺小。 3. 内容:首句“晓色入高楼”,描绘了早晨阳光洒满高楼的景象,给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第二句“金戈铁马气如虹”,通过对金戈铁马的描绘,展现了明朝军队的强大气势。第三句“千里山河图一幅”,将整个京城的美景比作一幅千里山河图,形象地表现了京城的壮丽景色。最后一句“谁知此地是长安”,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繁华景象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4.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金戈铁马气如虹”、“千里山河图一幅”等,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5. 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担忧。 总之,《长陵晓望》这首诗以长陵为背景,描绘了京城的壮丽景色,展现了明朝国家的强大气势。同时,诗歌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马上东风生晓寒,长陵高处望长安。
丘墟散落人才尽,冈陇分崩王气残。
岁祀几朝修典制,月游无庙著衣冠。
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渔翁一钓竿。

关键词解释

  • 生晓

    读音:shēng xiǎo

    繁体字:生曉

    意思:(生晓,生晓)
    深晓,精通。
      ▶宋·王谠《唐语林•识鉴》:“韩太保·皋生晓音律,尝观客弹琴为止息,乃叹曰:‘妙哉嵇生之音也。为是曲也,其当魏·晋之际乎?’”

  • 长陵

    读音:cháng líng

    繁体字:長陵

    英语:Chang Ling

    意思:(长陵,长陵)

     1.高大的土山。
      ▶《楚辞•九叹》:“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 东风

    读音:dōng fēng

    繁体字:東風

    英语:east wind

    意思:(东风,东风)

     1.东方颳来的风。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 马上

    读音:mǎ shàng

    繁体字:馬上

    短语:立 就 随即 迅即 眼看 应时 这 当时 旋踵 即 及时

    英语:immediately

    意思:(马上,马上)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