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隐》 世乱岂容长惬意,景清还觉易忘机。

世乱岂容长惬意,景清还觉易忘机。

意思:乱世怎能长惬意,清景还觉得容易忘记机。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卜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首联“屏迹还应减是非,却忧蓝玉又光辉。”诗人表达了远离纷扰,减少是非的心态,但又担心美好的事物如蓝田美玉会被人遗忘或破坏。这里诗人用“蓝玉”比喻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担忧。 颔联“桑梢出舍蚕初老,柳絮盖溪鱼正肥。”诗人描绘了乡村田园生活的景象,桑树出茧,蚕儿老熟,柳絮飘飞,溪鱼正肥。这些景象都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颈联“世乱岂容长惬意,景清还觉易忘机。”诗人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和对清平世界的向往。他认为乱世中生活不可能长久惬意,但即便如此,清平世界仍然容易让人忘记机巧之心。这里诗人提醒人们要保持本真,不要被世俗的机巧所迷惑。 尾联“世间华美无心问,藜藿充肠苎作衣。”诗人表达了对世间华美的无心关注,而以粗劣的食物充饥,以苎麻织物为衣。这里诗人表现了对生活的淡泊和对物质的简单需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诗人远离纷扰,珍视美好事物,保持本真,对物质简单需求,这些都是值得人们借鉴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屏迹还应减是非,却忧蓝玉又光辉。
桑梢出舍蚕初老,柳絮盖溪鱼正肥。
世乱岂容长惬意,景清还觉易忘机。
世间华美无心问,藜藿充肠苎作衣。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容长

    引用解释

    谓外表好看。《楚辞·离骚》:“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朱熹 集注:“容长,谓徒有外好耳。”

    宽容。《后汉书·朱浮传》:“羣下苛刻,各自为能,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参见“ 容养 ”。

    读音:róng cháng

  • 忘机

    读音:wàng jī

    繁体字:忘機

    英语:with a mind free of schemes; at peace with the world

    意思:(忘机,忘机)
    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

  • 清还

    读音:qīng hái

    繁体字:清還

    英语:check up and return

    意思:(清还,清还)
    全部偿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除了一得了差缺,即连本带利清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