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 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

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

意思:前代哲人贵分人以德,特别清不如大家都清。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于君外物一毫轻,七聚争看锦昼行。昔苦缿筩无路达,今欣蜡烛照天明。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再生。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是作者对一位名叫于君的人的赞美诗。 首句“于君外物一毫轻”表达了作者对于君的超脱和淡泊的态度表示赞赏。他能够看轻身外之物,这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的宽广和深邃。 “七聚争看锦昼行”描绘了于君在人群中受到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白天闪耀。 “昔苦缿筩无路达,今欣蜡烛照天明”表达了作者对于君过去所受的困难和现在的繁荣的对比,以及对于他现在的成功和光明的前途的欣喜。 “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再生”进一步描绘了于君对社会的影响力,他能够让困苦的人们重新获得生活的希望,就像蜡烛照亮了天明一样。 “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表达了作者对于君的道德品质的赞美,他能够分享自己的德行给更多的人,这种独清不如众皆清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于君的超脱、成功、影响力以及道德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于君的高度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道德品质和影响力的高度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于君外物一毫轻,七聚争看锦昼行。
昔苦缿筩无路达,今欣蜡烛照天明。
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再生。
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前哲

    读音:qián zhé

    繁体字:前哲

    意思:前代的贤哲。
      ▶《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力。”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仰前哲之遗训,俯性情之所便。”
      ▶唐·李德裕《追和太师

  • 独清

    读音:dú qīng

    繁体字:獨清

    意思:(独清,独清)

     1.谓清白自处,不同流合污。
      ▶《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明·高启《题许澜伯三虫图》诗:“谁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