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见成疏见亦空。
意思:你在山外我城里,不见成疏见也空。
出自作者[宋]楼钥的《次仲舅韵寄拙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见成疏见亦空。要是归来当一见,待携藜杖访支公。》,它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朋友生活的理解和对彼此关系的思考的诗。
首句“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见成疏见亦空。”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分别在城市和山间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空间的距离并未减少彼此的理解和联系,反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空灵之感。这里的“公居山外”和“我城中”形成对比,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公居住在远离尘嚣的山水之间,我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之中。然而,无论身处何地,我们之间的友情并未因此而疏远,反而显得更加珍贵。
“不见成疏见亦空”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友情,即使我们不能经常见面,但我们的友情依然深厚,仿佛不存在一般。这是一种超越物质、超越时空的友情,它超越了空间的限制,超越了时间的流逝。
“要是归来当一见,待携藜杖访支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山间,与朋友相见。诗人用“藜杖”作为访友的工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访支公”也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像朋友一样过上一种简单、自然、远离世俗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理解,以及对朋友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通过空间、时间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