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意思:河对岸看到桑柘,迈迈黎阳川。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全文赏析

这首诗《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表达对故人思念的诗。 首句“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诗人以景起兴,描绘了隔着河流看到桑树和柘树的景象,同时引出了对黎阳川的描述。“蔼蔼”一词描绘出黎阳川的宽广和生机勃勃,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远望的情景,他目光坚定,视线随着远处的山峰消失在云烟之中,表达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但因为距离遥远,故人无法相见。而河水悠然流淌,却无法传递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政绩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即使无法与故人相见,但诗人的政绩和声名可以通过道路传播出去,让故人听到他的好消息。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关键词解释

  • 蔼蔼

    读音:ǎi ǎi

    繁体字:藹藹

    英语:lush; luxuriant

    意思:(蔼蔼,蔼蔼)

     1.茂盛貌。
      ▶晋·陶潜《和郭主簿》之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