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广陵答崔琛》 声名官职应前定,且把旌麾入醉乡。

声名官职应前定,且把旌麾入醉乡。

意思:声称官职应前定,且把旌麾入醉乡。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广陵答崔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院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声名与官职的洒脱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首联“棹倚隋家旧院墙,柳金梅雪扑檐香。”描绘了诗人在隋家旧院墙边,倚着船桨,欣赏着柳树的金黄和梅花的雪白,花香扑鼻而来。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引入了诗中的场景,为下文的情感铺垫打下基础。 颔联“朱楼映日重重晚,碧水含光滟滟长。”此联描绘了日落时分,红色的楼房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庄重,碧水波光粼粼,延伸远方。通过这一联的描绘,诗人进一步渲染了院落的气氛,使读者能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雅致。 颈联“八斗已闻传姓字,一枝何足计行藏。”诗人用“八斗”来形容自己的才学已广为人知,而“一枝”则表现了他对于自己的行踪和身世并不在意。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和名声的自信与洒脱。 尾联“声名官职应前定,且把旌麾入醉乡。”诗人认为声名和官职都是前生注定的,因此他暂且将旌旗放入醉乡,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放荡不羁的态度。这一联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风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富丽的院落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声名与官职的洒脱态度。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棹倚隋家旧院墙,柳金梅雪扑檐香。
朱楼映日重重晚,碧水含光滟滟长。
八斗已闻传姓字,一枝何足计行藏。
声名官职应前定,且把旌麾入醉乡。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醉乡

    读音:zuì xiāng

    繁体字:醉鄉

    英语:drunken stupor

    意思:(醉乡,醉乡)
    指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

  • 前定

    读音:qián dìng

    繁体字:前定

    意思:
     1.预先确定;事前有所准备。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来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杨士勛疏:“此云前定之盟不日则成。”
      ▶《

  • 声名

    读音:shēng míng

    繁体字:聲名

    短语:信誉 声望 声 名 誉 望

    英语:reputation

    意思:(声名,声名)

     1.名声。
     

  • 官职

    读音:guān zhí

    繁体字:官職

    短语:乌纱帽

    英语:official position

    意思:(官职,官职)

     1.官吏的职责。
      ▶《周礼•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