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意思: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

出自作者[宋]程颢的《郊行即事》

全文创作背景

宋代诗人程颢的《郊行即事》的创作背景是一次春游郊外,诗人在长满花草的原野尽情游赏,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美景,从而产生了诗意。他在诗中描述了远山春意盎然,四周碧绿苍翠的景象,以及自己追逐落花,坐在苔藓覆盖的石头上休息的情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奉劝世人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春光,要珍惜自然、享受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作者介绍 程颢简介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今保定定州),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关键词解释

  • 四围

    读音:sì wéi

    繁体字:四圍

    意思:(四围,四围)

     1.四面环绕。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西湖好处》:“﹝西湖﹞青山四围,中涵绿水,金碧楼臺相间,全似着色山水。”
      ▶元·贡奎《偶成

  • 行时

    读音:xíng shí

    繁体字:行時

    英语:in vogue

    意思:(行时,行时)
    时行。谓见重于当时。
      ▶清·李渔《怜香伴•欢聚》:“自家京师第一个行时的宾相便是。”
      ▶

  • 恣行

    读音:zì xíng

    繁体字:恣行

    意思:任意而行;横行。
      ▶《管子•七臣七主》:“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声,四邻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而国权大倾。”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