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 鼙鼓鸣山绿时摇,繁声嚣杂漫终朝。

鼙鼓鸣山绿时摇,繁声嚣杂漫终朝。

意思:擂起了战鼓鸣山绿时摇,多声嚣杂浪漫整天。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峡路山行即事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声音和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绘鼙鼓的声音和繁杂的声响,表达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简单、纯净之物的向往。 首句“鼙鼓鸣山绿时摇,繁声嚣杂漫终朝”,鼙鼓是古代军中的一种鼓,诗人用它来象征喧嚣的声音。在绿色的山峦中,鼙鼓的声音震动山绿,繁杂的声响充斥整个早晨。这两句诗描绘了声音的喧闹和嘈杂,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厌倦。 “不如涧下一杯水,沃起行人心肺焦”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之物的向往。诗人认为,一杯清泉,虽然简单,但却能滋润行人的心田,使人摆脱烦躁和焦虑。这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不满,以及对简单、纯净之物的赞美。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将鼙鼓的喧嚣与涧水的清澈进行对比,将繁声嚣杂与一杯水的简单纯净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单、纯净之物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鼙鼓的喧嚣和繁声的嘈杂,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简单、纯净之物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直接而强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鼙鼓鸣山绿时摇,繁声嚣杂漫终朝。
不如涧下一杯水,沃起行人心肺焦。

关键词解释

  • 繁声

    读音:fán shēng

    繁体字:繁聲

    意思:(繁声,繁声)

     1.指浮靡的音乐。
      ▶《后汉书•伏湛宋弘等传论》:“宋弘止繁声,戒淫色,其有《关雎》之风乎!”南朝·梁·何逊《七召•声色》:“至乃郑卫繁声,

  • 鼙鼓

    读音:pí gǔ

    繁体字:鼙鼓

    英语:small drum

    意思: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
      ▶《周礼•春官•钟师》:“掌鼙鼓缦乐。”
      ▶《吕氏春秋•古乐》:“有倕作为

  • 终朝

    读音:zhōng zhāo

    繁体字:終朝

    英语:all morning; the whole morning

    意思:(终朝,终朝)

     1.早晨。
      ▶《诗•小雅•采绿》:“终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