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此去旬余日,花底能寻载酒盟。
意思:清明这走了十多天,花底能寻载酒结盟。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和赵养正春日游魏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藜杖芒鞋信脚行,宿云披絮雨初晴。”描绘了作者在雨后初晴的天气中,拄着藜杖,穿着草鞋,随意而行。宿云(昨夜的云)散去,雨后初晴,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
“溪边草色青毡合,竹外山光翠盖横。”这两句描绘了溪边草色浓郁,竹外的山光翠绿如伞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草色比作毡,将山光比作翠盖,而“横”字则赋予了山以动态,使山仿佛在移动。
“弱柳弄閒无限思,小桃含笑不胜情。”这两句描绘了柳树的柔弱姿态引起作者无限的思绪,小桃树仿佛含笑,带着无法比拟的快乐,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清明此去旬余日,花底能寻载酒盟。”最后两句点明季节并预告读者将要去赏花,重温当年花下饮酒的诺言。这里的“载酒盟”常用来表示文人雅士的风雅行为,也常被用来表示朋友之间的友情和默契。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时间的感慨,清明过后,花季将尽,不禁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富有诗意的作品,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