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
意思: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皇帝的宴会和太平盛世的。
首句“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描绘了皇帝的宴会场面,朝野上下都参与其中,人们沉浸在欢乐和尧舜一样的情感中。这表达了皇帝的仁爱和公正,使得所有人都愿意参与宴会,共享欢乐。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描绘了宴会的音乐和景色。秋天的堂屋中,丝竹之声响起,水榭之上,云烟霞光交织,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环境和景色。新雨初霁,黄花更显娇媚,碧树含着清新的空气,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祥和与美丽。
“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这两句表达了宴会和谐的气氛和太平盛世的景象。六律对应,象征着各种和谐的声音,万宇太平,表达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这两句描绘了皇帝的恩泽和文明。春日的藻池如同下中天的彩虹,皇帝的恩泽如同阳光一样普照大地,阐明了文明的重要性。
最后,“小臣谅何以,亦此摽华缨”表达了作者作为小臣的感慨和敬意。即使是小臣,也能够在这样的宴会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泽,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感激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面、环境、气氛和恩泽,赞美了皇帝的仁爱、公正、智慧和恩泽,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和文明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