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孙文融中丞时自辽阳归》 谁识边臣心最苦,青铜镜里鬓如霜。

谁识边臣心最苦,青铜镜里鬓如霜。

意思:谁知道边臣心里最苦,青铜镜里鬓如霜。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答孙文融中丞时自辽阳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异国生活的感慨。 首联“客星尚未入文昌,先寄双鱼到草堂”,诗人以客星尚未入文昌宫,来暗示自己还未能完全适应异国的生活,而只能通过“双鱼到草堂”的信件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天文星宿和草堂的意象,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又体现了他的思乡之情和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颔联“试问夷邦江鸭绿,何如乡社酒鹅黄”,诗人询问异国的美景“江鸭绿”,是否比不上家乡的“酒鹅黄”。这一联通过对比家乡和异国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异国生活的无奈。 颈联“要盟未固同城下,作舍难成是道傍”,诗人用军事上的盟约不固和建筑上的“作舍”难成来比喻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尾联“谁识边臣心最苦,青铜镜里鬓如霜”,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苍老。诗人以鬓发如霜的老臣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异国生活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孤独和苍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异国生活的感慨,是一首优秀的思乡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星尚未入文昌,先寄双鱼到草堂。
试问夷邦江鸭绿,何如乡社酒鹅黄。
要盟未固同城下,作舍难成是道傍。
谁识边臣心最苦,青铜镜里鬓如霜。
作者介绍
王稚登是明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感色彩,被誉为“江南诗派”代表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化人、教育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对王稚登的评价:
诗歌天才:王稚登的诗歌作品给人以自由、清新、自然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常常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和生命力。
教育家:王稚登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主张崇尚天人合一的教育,认为不仅要注重智慧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灵的培养。他在教育理念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王稚登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天赋的优异,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王稚登是一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知名人物,他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解释

  • 边臣

    读音:biān chén

    繁体字:邊臣

    意思:(边臣,边臣)
    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
      ▶唐·贾岛《颂德上贾常侍》诗:“边臣说使朝天子,发语轰然激夏雷。”
      ▶宋·苏辙《上皇帝书》:“既而边臣失律,先事轻发

  • 青铜镜

    引用解释

    青铜制作的镜子。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貽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髮多。” 清 陈维崧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后堂憎杀青铜镜,怕照见云鬟未整。”

    读音:qīng tóng jìng

  • 青铜

    读音:qīng tóng

    繁体字:青銅

    短语:冰铜 白铜

    英语:bronze

    意思:(青铜,青铜)

     1.铜锡合金。呈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耐磨,抗蚀性好。

  • 铜镜

    读音:tóng jìng

    繁体字:銅鏡

    英语:bronze mirror

    意思:(铜镜,铜镜)
    亦作“铜竟”。
     古代照面的用具。铜制,一般作圆形,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常铸花纹。我国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