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隐》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意思:不必心和力量,又免除饥饿与寒冷。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中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中通过对大隐、小隐、中隐的对比,阐述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大隐是指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世俗,追求清净无为的生活方式;小隐则是指居住在乡间或城市郊区,虽然不是完全脱离世俗,但相对而言较为清静;而中隐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既不完全远离世俗,也不完全沉溺于世俗,而是选择在官府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既能够维持生计,又能够保持自己的精神追求。 作者认为中隐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因为它既能够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又能够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通过中隐的方式,可以避免贫贱的困苦和富贵所带来的忧患,同时又能享受到官府俸禄的稳定和舒适。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生的道路很难做到大隐和小隐的兼顾,因为贫贱和富贵往往难以两全。因此,作者推崇中隐士的做法,认为他们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够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又能够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处世的智慧和态度。作者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学会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在穷困潦倒时,应该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富裕安逸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警觉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人生处世的智慧和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劳心

    读音:láo xīn

    繁体字:勞心

    英语:laboring with the mind

    意思:(劳心,劳心)

     1.忧心。
      ▶《诗•齐风•甫田》:“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 心与

    读音:xīn yǔ

    繁体字:心與

    意思:(心与,心与)
    以心相许。
      ▶《文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刘良注:“心与,心相许也。”
      ▶唐·裴度《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