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贺毕翰林》 家门记得咸通事,莫忘论兵夜召时。

家门记得咸通事,莫忘论兵夜召时。

意思:家门口记得咸通事,莫忘论兵连夜召见时。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贺毕翰林》

全文赏析

这首诗《闻步花砖喜复悲》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感慨,通过对某个历史时期的事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句“闻步花砖喜复悲,所悲君较十年迟。”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听到某种消息后,既感到欢喜,又有些悲伤,这种悲伤来自于与那个消息相对比的“十年迟”。这种对比的运用,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银台晓入批丹诏,铜镜秋开镊白髭。”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场景,即朝廷中的官员们清晨入朝,批阅着红色的诏书,而秋天的铜镜前,他们正在拔除白须。这种描绘既展示了朝廷的威严和官员们的责任,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宫锦细袍宣与着,内闲骄马赐来骑。”这两句描绘了皇帝赐给官员华美的衣服和骄马,表达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政治环境。 “家门记得咸通事,莫忘论兵夜召时。”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的主题,即不要忘记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事件和军事讨论。这种提醒和呼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某个历史时期的事件的描述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的情感丰富而深刻,语言简练而有力,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步花砖喜复悲,所悲君较十年迟。
银台晓入批丹诏,铜镜秋开镊白髭。
宫锦细袍宣与着,内闲骄马赐来骑。
家门记得咸通事,莫忘论兵夜召时。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家门

    读音:jiā mén

    繁体字:家門

    英语:door

    意思:(家门,家门)

     1.上古指卿大夫之家。
      ▶《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
      ▶杜预注:“大

  • 记得

    读音:jì de

    繁体字:記得

    短语:记 饮水思源

    英语:to remember

    意思:(记得,记得)
    想得起来;未忘。
      ▶晋·无名氏《休洗红》诗之一:“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