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见懒翁》 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将苔砌展蒲轮。

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将苔砌展蒲轮。

意思:已经把芝田栽枸杞,不将苔砌展蒲轮。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见懒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名叫“懒翁”的诗人的赞美之情。 首联“一掬精神迥出尘,懒翁自是不凡人。”直接点明主题,诗人用“一掬精神迥出尘”来形容懒翁的精神风貌,表达出他对懒翁的敬仰之情。而“懒翁自是不凡人”则进一步强调了懒翁与众不同的特质,暗示他是一位不凡的人物。 颔联“渊明松菊迳犹绿,灵运池塘草正春。”这两句诗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比喻,赞美懒翁的生活态度和自然情怀。 颈联“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将苔砌展蒲轮。”诗人用“芝田”“枸杞”等意象,表达出懒翁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不将苔砌展蒲轮”也暗示了懒翁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尾联“家传衣钵归龙凤,自指冰壶嗣颍滨。”这两句诗以“衣钵”“龙凤”等象征传承和继承的意象,表达出诗人对懒翁才华和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懒翁在文学和艺术上的传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懒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田园、传承和继承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掬精神迥出尘,懒翁自是不凡人。
渊明松菊迳犹绿,灵运池塘草正春。
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将苔砌展蒲轮。
家传衣钵归龙凤,自指冰壶嗣颍滨。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芝田

    引用解释

    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尔迺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羣仙种耨焉。” 宋 曾巩 《丹霞洞》诗:“初谁凿险搆楼观,更使遶舍开芝田。”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金陵旧事下》:“射兹谷鮒,洌彼寒泉,分甘玉液,流润芝田。”

  • 枸杞

    读音:gǒu qǐ

    繁体字:枸杞

    短语:枸杞子

    英语:medlar

    意思:落叶小灌木,叶子披针形,花淡紫色,浆果卵圆形,红色。嫩茎、叶可作蔬菜,中医以果实根皮入药。也称天精、地骨

  • 蒲轮

    读音:pú lún

    繁体字:蒲輪

    意思:(蒲轮,蒲轮)
    指用蒲草裹轮的车子。转动时震动较小。古时常用于封禅或迎接贤士,以示礼敬。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
      ▶《汉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