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意思:万里上游关国家,不知道天意怎么样。
出自作者[宋]岳珂的《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政治和社会道德问题的,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和不满。
首句“心存即鹿叹无虞”,用即鹿四字借喻心中有欲念,如同失去监管的鹿,令人叹息。这表达了诗人对某些官员贪污腐败的痛心疾首。画地虽工理反疎,则是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公正严明,但实际上却疏于职守,无法真正维护社会秩序的人的批评。
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这两句则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描绘,揭示了官僚体制中的不公、不义和欺诈。这里的天子诏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政策,但实际上却是歪曲事实,厚加诬蔑。而监奴书则暗示了监督者自身也存在问题。
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这两句表达了对官僚体制的怀疑和担忧,担心那些官员是否能真正坚持原则,履行职责。甬道真难继可能指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策或制度,但实际上却难以持续。
最后一句“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诗人将国家比作一条大河的上游,关乎国家的存亡和未来。然而对于当前的政治和社会状况,诗人感到深深的忧虑和困惑,不知道天意究竟如何。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和社会道德问题的深深忧虑和不满,对那些贪污腐败和不公不义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和批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困惑,对那些官员是否能真正履行职责表示了怀疑。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