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寺夜起看月》 丙夜忽窗白,披衣起凭栏。

丙夜忽窗白,披衣起凭栏。

意思:半夜忽然窗白,披上衣服起身凭栏。

出自作者[宋]李昴英的《山寺夜起看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丙夜忽窗白,披衣起凭栏》是一首描绘黎明时分的自然景象和诗人感受的诗,通过对山川、松桧、孤鹤、群僧等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首联“丙夜忽窗白,披衣起凭栏。山川如昼见,松桧照人寒。”描述了深夜时分突然听到窗外有亮光,诗人披衣起床,走到窗前,看到山川在白日的余晖中清晰可见,松桧在晨光中显得清冷。这里通过“丙夜”、“窗白”等词语描绘出黎明前的黑暗和突然的曙光,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观察的细致。同时,通过“山川如昼见”和“松桧照人寒”等描绘,展现出黎明时分的清新和寒意。 颔联“孤鹤欬屋脊,群僧鼾纸单。”继续描绘黎明时的景象,通过“孤鹤欬屋脊”这一生动的形象,表现出黎明时分鸟儿的活跃和清新的气息,而“群僧鼾纸单”则描绘出僧人早起诵经的场景,表现出生活的平静和安宁。 颈联“灯前呼老佛,妙境许同观。”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灯前呼老佛”这一细节,表现出诗人对老佛的尊重和敬仰,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佛家妙境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黎明时分的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诗人通过对山川、松桧、孤鹤、群僧等元素的描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通过“丙夜”、“窗白”、“孤鹤”、“老佛”等词语,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观察的细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黎明时分的佳作,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丙夜忽窗白,披衣起凭栏。
山川如昼见,松桧照人寒。
孤鹤欬屋脊,群僧鼾纸单。
灯前呼老佛,妙境许同观。

关键词解释

  • 披衣

    读音:pī yī

    繁体字:披衣

    英语:to throw on clothes

    意思: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韦

  • 凭栏

    读音:píng lán

    繁体字:憑欄

    英语:lean upon a balustrade

    意思:(凭栏,凭栏)
    亦作“凭阑”。
     身倚栏杆。
      ▶唐·崔涂《上巳日永崇里言怀》诗:

  • 丙夜

    读音:bǐng yè

    繁体字:丙夜

    英语:midnight

    意思:三更时候,为晚上十一时至翌日凌晨一时。
      ▶《南史•梁纪中》:“祀南郊……先是一日丙夜,南郊令解涤之等到郊所履行,忽闻异香三随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