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师细考何年月,可买山田养病身。
意思:凭老师仔细考察年月,可以买山田地养病身。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赠三局能师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得失従来似偶然,因师聊复问行年。》是一首表达人生得失、修行与归隐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的心态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
首先,诗的第一句“得失従来似偶然”,表达了诗人对得失的淡然态度,认为它们似乎是偶然发生的,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了诗人对得失的超脱和豁达。
其次,“因师聊复问行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感激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通过向老师询问行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关注和思考,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第三,“此生竟堕阴阳数,方信修行力未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和对自己修行程度的怀疑。诗人认为自己的一生似乎被命运安排在阴阳数之中,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但是,诗人仍然相信修行的力量,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四,“旅食江干秋复春,归耕未遂不胜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生活的艰辛和归隐的渴望。诗人旅居在江边,过着漂泊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诗人仍然坚持修行和追求真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
最后,“凭师细考何年月,可买山田养病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信任和依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人希望老师能够为自己算一卦,预测未来的时间,以便自己能够买下山田,过上安逸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通过描绘诗人的心态和情感,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修行的信仰。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