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彤管少文堪约史,霜戈无艺可防边。

彤管少文堪约史,霜戈无艺可防边。

意思:彤管少文能约史,霜戈没有技艺可以防边。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彤管、霜戈、孟诸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边疆防线的关注。 首句“彤管少文堪约史”,彤管是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子,这里用来比喻史书。少文是简略的意思,堪约史是说这本书写得简略,可以作为历史资料。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性。 第二句“霜戈无艺可防边”,霜戈在这里指的是武器,无艺则表示没有规矩,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边疆防线的关注和担忧。防边是保卫边疆的意思,武器是保卫边疆的重要工具,但是如果没有规矩,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边疆防线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第三句“孟诸苍莽平台远”,孟诸是古代大泽名,这里用来代指中原地区。平台在这里指的是高台,平台远则表示高远的地平线,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地区的向往和憧憬。这一句描绘了中原地区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最后一句“坐对秋光又一年”,坐对秋光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过去的回忆,又一年则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边疆防线、故乡和时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对边疆防线的关注、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彤管少文堪约史,霜戈无艺可防边。
孟诸苍莽平台远,坐对秋光又一年。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霜戈

    读音:shuāng gē

    繁体字:霜戈

    意思:
     1.明亮锋利的戈戟。
      ▶南朝·齐·谢朓《从戎曲》:“日起霜戈照,风迴连旗翻。”
      ▶前蜀·杜光庭《大王初修葛仙化告真词》:“火彗横空,霜戈照野。”

  • 无艺

    (1).没有定法;没有常道。《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徵敛无度。” 杜预 注:“艺,法制也。言布政无法制。”《国语·越语下》:“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用人无艺’者,人犹众也。言用众之道无常也。”
    (2).没有极限或限度。《国语·晋语八》:“ 桓子 骄泰奢侈,贪慾无艺。” 韦昭 注:“艺,极也。” 宋 苏辙 《请户部复三司诸案札子》:“利
  • 少文

    读音:shǎo wén

    繁体字:少文

    意思:缺少文才。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太祖遂为魏公矣”裴松之注引

  • 彤管

    读音:tóng guǎn

    繁体字:彤管

    英语:red-tube writing brush

    意思:
     1.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 防边

    读音:fáng biān

    繁体字:防邊

    意思:(防边,防边)
    防守边地。
      ▶唐·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
      ▶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边防》:“中国筹边之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