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春书事》 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

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

意思:焚烧了蜀书应该不读,武侯无法律我身。

出自作者[唐]薛能的《早春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秦地的新气象和作者的感慨。 首联“百蛮降伏委三秦,锦里风回岁已新”,描绘了秦地的新气象。这里用“百蛮降伏”象征秦地的强大和统一,而“委三秦”则暗示了秦地的安定和统一。同时,“锦里风回岁已新”也描绘了秦地的新气象,就像锦里的风改变了季节,带来了新的生机。 颔联“渠滥水泉花巷湿,日销冰雪柳营春”,进一步描绘了秦地的美丽和生机。水泉泛滥,使得花巷湿漉漉的;冰雪在阳光下逐渐消融,柳营中出现了春天的气息。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秦地的自然之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何年道胜苏群物,尽室天涯是旅人。”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用“苏群物”象征着希望和梦想,但现实却是“尽室天涯”,全家都在天涯漂泊,成为了旅人。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作者用“焚却蜀书”象征着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的破灭。这里用“武侯”象征着忠诚和理想,但现实却是“无可律余身”,无法遵守法律和原则。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的破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地的新气象和作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蛮降伏委三秦,锦里风回岁已新。
渠滥水泉花巷湿,日销冰雪柳营春。
何年道胜苏群物,尽室天涯是旅人。
焚却蜀书宜不读,武侯无可律余身。

关键词解释

  • 武侯

    引用解释

    三国 蜀 诸葛亮 死后谥为 忠武侯 ,后世称之为 武侯 。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刘后 授之无疑心, 武侯 处之无惧色。”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诗:“ 武侯 立 岷 蜀 ,壮志吞 咸京 。”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 武侯 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陈衍 《元诗纪事·范五老》:“﹝ 范 ﹞每战必胜,尝有诗:‘…

  • 无可

    读音:wú kě

    繁体字:無可

    意思:(无可,无可)

     1.犹言无可无不可。
      ▶《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宋·鲍照《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