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青嶂度云气》 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意思:天空忽然开晴,太阳在五云东。

出自作者[宋]张孝祥的《水调歌头·青嶂度云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奇观的七言古诗,通过对云气、回风、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句“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便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云气在青嶂间穿行的景象,以及幽壑中回风舞动的场景,为整首诗定下了壮丽的基调。接下来的“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一句,更是将山神与碧霄龙的形象融入其中,增添了神秘而壮观的色彩。 “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龟万叠”这两句,通过描绘电闪雷鸣的场景,进一步表现出自然奇观的震撼力。诗人用“金蛇千丈”比喻电光,用“灵龟万叠”比喻山峦,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筋,此地独从容。”这几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一同欣赏自然奇观的情景。在积翠山之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尽情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自然奇观对人们心灵的滋润和洗涤。诗人用“洗了尘垢”和“润及焦槁”来形容人们从自然奇观中获得的感受,生动而贴切。 最后,“造物不言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尽管自然奇观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但它却默默无言,不言功绩。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谦逊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奇观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对心灵的滋润和洗涤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考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
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
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龟万叠,汹汹欲崩空。
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
人间应失匕筋,此地独从容。
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
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作者介绍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五云

    读音:wǔ yún

    繁体字:五雲

    意思:(五云,五云)

     1.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古人视云色占吉凶丰歉。
      ▶《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玄

  • 天宇

    读音:tiān yǔ

    繁体字:天宇

    英语:sky; the heavens; land under heaven

    意思:
     1.天空。
      ▶晋·左思《魏都赋》:“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

  • 霁日

    读音:jì rì

    繁体字:霽日

    意思:(霁日,霁日)
    晴日。
      ▶唐·刘禹锡《琴曲歌辞•飞鸢操》:“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风烟。”
      ▶明·吴承恩《对雪忽生诗情戏用苏韵》之一:“瞥眼遥山融霁日,半痕依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