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革故鼎新谁料得,举安天下胜偏安。

革故鼎新谁料得,举安天下胜偏安。

意思:破旧立新谁料得到,全安天下胜偏安。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七言律诗,通过对当前国家形势和人生选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革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联“情知新国用刑宽,坐致湖山复旧观”,诗人意识到国家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刑罚宽大,使得湖山景色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面貌。这里既表达了对国家变革的肯定,也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恢复。 颔联“浙右谁非三世宦,江南终不十贫寒”,诗人对当前社会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思考,指出在浙江一带,三代为官的人并不少见,而江南地区的人们也不再因为贫困而感到寒酸。这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 颈联“钱王陌上花犹好,苏小门前柳未残”,诗人用钱镠和苏小小这两个历史人物来比喻当前的政治环境和人民生活。钱镠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的国王,他的治理使得国家繁荣昌盛,陌上花依旧盛开;苏小小则是南齐时钱塘名妓,门前柳树依然繁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治环境的肯定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尾联“革故鼎新谁料得,举安天下胜偏安”,诗人对未来的变革和天下安定寄予了期望,认为谁能料想到革故鼎新的变革之路,谁就能在举安天下中取得胜利,胜过只求偏安一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变革的期待和对天下安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当前国家形势和人生选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革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描述,展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对时代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展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情知新国用刑宽,坐致湖山复旧观。
浙右谁非三世宦,江南终不十贫寒。
钱王陌上花犹好,苏小门前柳未残。
革故鼎新谁料得,举安天下胜偏安。

关键词解释

  • 革故鼎新

    解释

    革故鼎新 gégù-dǐngxīn

    [discard the old ways of life in favor of the new] 革除旧弊,创立新制

    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m

  • 偏安

    读音:piān ān

    繁体字:偏安

    英语:content to retain sovereignty over a part of the country

    意思:谓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而苟安于一方。

  • 革故

    读音:gé gù

    繁体字:革故

    意思:《易•杂卦》:“革,去故也。”后因以“革故”指革除旧的。
      ▶《梁书•武帝纪上》:“飞鸿满野,长彗横天,取新之应既昭,革故之徵必显。”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 鼎新

    读音:dǐng xīn

    繁体字:鼎新

    英语:make innovations

    意思:更新;革新。
      ▶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基构鼎新,亭栾栌嶪。”
      ▶宋·曾巩《请改官制

  • 谁料

    读音:shuí liào

    繁体字:誰料

    意思:(谁料,谁料)
    岂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所以我只好送他几吊钱的干脩,由他住在关上。谁料他又会偷东西呢!”鲁迅《吶喊•社戏》:“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