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鸣鸠》 心非无情不得已,物有至拙诚可怜。

心非无情不得已,物有至拙诚可怜。

意思:心不是无情不得已,物有甚至笨拙诚实可爱。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鸣鸠》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鸠鸟的叫声为引子,揭示了人世间的种种情感和道德困境。鸠鸟在阴雨天求偶,显得焦急而无奈,而在雨过天晴后,却显得欣喜而执着。这种对比鲜明的描绘,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鸠鸟的求偶行为,表达了对人世无常的感慨。阴雨天是鸠鸟的求偶期,但也是它们感到无助和无奈的时候。然而,当雨过天晴,鸠鸟们又开始欢快地呼唤伴侣,这种变化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鸠鸟的忠诚和执着,表达了对忠诚和道德的赞美。在诗歌中,鸠鸟被描绘为拙朴而忠诚的形象,它们对伴侣的追求和执着,以及在伴侣离去后的思念和呼唤,都体现了这种品质。这种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忠诚和道德的重视,认为它们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品质。 然而,诗人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在诗歌中,鸠鸟被描绘为拙朴而无能的形象,它们无法娶到巧妇,也无法养家糊口。这种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理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背恩弃义的批判,认为这种行为是短暂的利益所驱使的,是道德上的失败。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巧与拙、恩与仇、忠与背等概念,表达了对人世复杂性的感慨。这种复杂性使得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也使得人们在交友时需要更加谨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鸠鸟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道德的赞美。同时,它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困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智。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真挚而感人,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
天雨止,鸠呼妇归鸣且喜,妇不亟归呼不已。
逐之其去恨不早,呼不肯来固其理。
吾老病骨知阴晴,每愁天阴闻此声。
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
众鸟笑鸣鸠,尔拙固无匹。
不能娶巧妇,以共营家室。
寄巢生子四散飞,一身有妇长相失。
夫妇之恩重太山,背恩弃义须臾间。
心非无情不得已,物有至拙诚可怜。
君不见人心百态巧且艰,临危利害两相关。
朝为亲戚暮仇敌。
自古常嗟交道难。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不得已

    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汉书·景帝纪》:“乃者 吴王 濞 等为逆,起兵相胁,詿误吏民,吏民不得已。” 颜师古 注:“已,止也,言不得止而从之,非本心也。”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俺二叔叔不得已,降了 曹丞相 。”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这三道防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我能够集中资金在一个地方办
  • 无情

    读音:wú qíng

    繁体字:無情

    短语:铁石心肠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以怨报德 卸磨杀驴 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英语:pitiless

    意思:(无情,无情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 拙诚

    读音:zhuō chéng

    繁体字:拙誠

    意思:(拙诚,拙诚)
    虽然愚钝但却真诚。
      ▶《韩非子•说林上》:“‘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由仁与不仁也。”
      ▶汉·刘向《说苑•谈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