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事》 浊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

浊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

意思:浊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

出自作者[唐]高蟾的《感事》

全文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高蟾的《感事》一诗,创作背景主要与社会动荡和国家危机有关。在唐朝晚期,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边疆地区也频繁受到外敌的侵扰。高蟾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深感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困境,因此创作了《感事》这首诗,以表达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浊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
清浊皆如此,何人不白头?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高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孙光宪谓其“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北梦琐言》卷七)。辛文房则谓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唐才子传》卷九)。

关键词解释

  • 东流

    读音:dōng liú

    繁体字:東流

    意思:(东流,东流)

     1.流向东方。
      ▶《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 浊河

    读音:zhuó hé

    繁体字:濁河

    意思:(浊河,浊河)
    混浊的河流。特指黄河。
      ▶《史记•苏秦列传》:“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恶足以为固!”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省》诗:“纷虹乱朝日,浊河秽清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