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水下口》 山树参差石径斜,雨余飞瀑过桑麻。

山树参差石径斜,雨余飞瀑过桑麻。

意思:山上的树参差石径斜,雨多瀑布流过桑麻。

出自作者[明]刘侃的《过水下口》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自然风光的诗,通过对山树、小径、飞瀑、桑麻、村翁等乡村常见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 首句“山树参差石径斜”,诗人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山间的树木,参差不齐,石径蜿蜒。这句诗给人一种静谧、深邃的感觉,仿佛读者已经置身于那山林之间。 “雨余飞瀑过桑麻”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雨后的乡村景象,飞瀑从桑麻丛中流过,水声潺潺。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勤劳。 “山翁放罢村前犊,倚杖溪头护稻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画面:一位山翁放牧完牛犊后,倚着拐杖在溪边守护着稻花。这句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和和谐。 整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通过简洁明了的词语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诗中通过对山树、小径、飞瀑、桑麻、村翁等乡村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和辛勤。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乡村自然风光的佳作,通过质朴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树参差石径斜,雨余飞瀑过桑麻。
山翁放罢村前犊,倚杖溪头护稻花。

关键词解释

  • 桑麻

    引用解释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

  • 石径

    读音:shí jìng

    繁体字:石徑

    意思:(参见石径,石迳)

    解释:1.见\"石径\"。

    造句:

  • 参差

    读音:cēn cī

    繁体字:參差

    英语:irregular

    意思:(参差,参差)

     1.不齐貌。
      ▶《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汉·张衡《西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